引言:湖南萌境智能三维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,位于湘潭市国家级高新区火炬创新创业园,是一家从事SLS工业级3D打印应用服务和设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。公司于2019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,为数家汽车零部件及航空、航天等企业提供3D打印技术服务。本期内容,萌境智能创始人张波,将讲述其创业经历。
湖南萌境智能三维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波,1978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湘潭一大型兵工厂,第一份职业是从学徒开始做装配钳工,围绕坦克从事故障维修、零件制造等工作。1987年,张波考入湘潭大学就读图书情报专业,并在毕业后回到原单位科研所,先后参加了国家重大军品项目501会战、863计划项目无人履带式驾驶侦察车、企业重大项目大型液压伺服系统试验平台以及企业重大民品项目等。此后,因为工作需要,张波被调往新疆从事工厂民品公司的工程机械销售工作,时间长达10年之久。
2010年,张波经同学好友刘任任介绍进入华曙高科,彼时华曙高科也只是初创型企业,对于张波来说也是第一次面对3D打印技术,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、陌生的领域、未知的市场。
刘任任时任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,是中国计算机专业学科的知名学者。2009年,许小曙博士回国,正是受到刘任任之邀,并特聘为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客座教授。同年,刘任任推动并全程参与了许小曙创办的华曙高科的成立。2012年,华曙高科率先研制出中国首台高端选择性激光烧结设备。经过数年发展,华曙高科已成为国内3D打印行业的领先企业。刘任任是华曙高科发展壮大的见证人,也是张波回乡创立湘潭第一家3D打印公司的创业引路人。
2012年,张波离开华曙高科,希望能够寻找到3D打印行业产业化推进的路径和解决行业痛点的开门钥匙,并于2014年发起成立湖南萌境智能三维技术有限公司。后期公司引入湖南工程学院陈乐尧、黄麓升,湘潭大学刘新等高校教师,专职从事新产品的研发与设计,形成了具有高校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技术团队,其成员均具有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。公司与湖南工程学院、湘潭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,同时成为了这两所学校的大学生实习基地。
萌境智能创业团队
2017年6月,湘潭市产业投正式与萌境智能签署股权融资协议。12月,创业团队绘制了湖南萌境智能三维技术有限公司第一张《MJ3600选择性激光尼龙烧结设备(SLS)项目进度控制表》。
2020年6月,该公司自行研制的SLS型工业级3D打印机成功下线。而据张波介绍,若非主要元器件受到进口封锁及新冠疫情的影响,该型设备的研发至少可提前8个月完成。
萌境智能团队成员在工作现场
以张波为代表的萌境智能创业团队,希望为客户提供能够买得起、用得起的解决方案。张波介绍,“经公司内部测试,新机器的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和行业标准,具有较好的材料兼容性。除MJ3600外,公司今年准备向市场推出的设备还有MJ3200。这款设备采用集成化设计,内部结构模块化,大大降低制造成本,方便客户保养、维护,与市面上同类产品价格要低30%左右,比较适合教育领域使用。目前公司已授权专利6项,在审专利7项,这些成果均应用到了已开发的新型号机器上面,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。”
萌境智能推出的3D打印机
萌境智能推出的3D打印机设备参数
在客户服务方面,张波表示萌境智能与汽车主机配套公司、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等有长年固定的合作,与先进智能装备企业也有新产品开发、多元化验证等多层次的合作,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国防科技大学、湖南大学、湖南工程学院、湘潭大学、航天科工、航天科技等高校或科研院所等有多项高端技术服务合作。
张波提到,“当前小微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道路曲折,前途光明,但面临的普遍性资金和人才困境,更具体的说,是公司在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产业化过程中,缺乏资金。”
2021年,萌境智能正在着手A轮融资,希望与投资人合作,让资金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,同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希望与国内激光器、步进电机、光学仪器、粉末材料等制造商形成战略性合作,推进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,把工业级3D打印机市场做大做强。萌境智能计划在实现融资后,快速发展,加强研发,并迭代产品,为中国的3D打印事业做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。
注:本文内容由湖南萌境智能三维技术有限公司提供,仅作创业故事分享,不代表3D打印技术参考观点。